The Year of the Rooster

The most important event of the first quarter for our team was the Chinese New Year Spring Festival. The year of the Rooster symbolizes fidelity and punctuality, with its early morning crowing perceived as a call to action – urging us to roll up our sleeves and get to work. The holiday also rings in the busy season for us, with new deals commencing in earnest, annual budgeting finalized, and strategic planning meetings.

Macro discussions at this time last year centered on debt in the system, fiscal stimulus, and money flowing offshore. This year the focus remains on debt, asset price inflation, retail sales gains, and the stabilization of the RMB as capital outflows slow. Debt as ever remains the X-factor that weighs on valuations, perceptions and the risk premium many associate with China. The observers we trust the most believe this is not a systemic concern, but for every two in that camp, there is a Cassandra with the opposing view. What all should agree on is that the effects of last year’s stimulus measures are indisputably material. Retail sales running at double-digit gains continue to mirror the underlying trends we see in our portfolio companies, and in the pipeline businesses we are targeting. Chinese New Year sales reached RMB 840bn, up 11.4% year-over-year, with tourism up similarly to 100bn from 90bn last year. Overall, China’s long-term growth trajectory remains on track, namely:
(i) transitioning China from an export and investment-led growth model to one empowered by the domestic consumer, (ii) promoting global trade and commerce through initiatives such as One Belt One Road, and (iii) further liberalization of the capital markets. The recent announcement that the US will soon restart beef imports to China, which were initially halted in 2003, will provide an attractive alternative for Castle Snack’s to source more competitive pricing for raw beef for its beef jerky.

Capital controls have limited our ability to distribute investment gains, but money staying onshore has created demand for investment, including a surge in the number of domestic IPOs. Bloomberg reported that outbound takeovers by Chinese companies buying offshore assets are down 67% this year due to capital controls, the biggest drop since the financial crisis. Regulators continue to place obstacles in the way for getting funds offshore, which has helped the RMB stabilize to a far greater degree than anticipated. It has also made for very high breakup fees, something, to reassure, we very much have in place with exits we are working on.

Our industry is evolving as well. There is a notable uptick in demand for private equity from domestic entrepreneurs and founder/managers, which we believe will continue to serve China’s capital markets and our strategy well. Venture still attracts the most mindshare, and probably the most capital as well. However, in the more mature private equity strategies, we believe control continues to stand out as offering the best risk-reward, and we remain an early mover. Skillset and focus is winning out versus the pure capital, relationship-driven approach, and younger team members and management are at a distinct advantage as opportunities and structures evolve very quickly, especially onshore.

We are seeing a few key reoccurring themes and trends which continue to drive our investment strategy. Firstly, we remain focused on building scale through platforms and believe that rollup strategies work. Secondly, we will keep fighting for control. The more control we have, the better the outcome will be and the easier we find it to make improvements and scale our businesses. Thirdly, move quickly. China is the world’s most dynamic economy, and everything moves faster. Changing management, rationalizing product lines, or implementing change is better done fast and swift. Lastly, be mindful of leaving cash on the table. We were early to exit an investment we held in Hangzhou Kings at well above cost due to concerns over our status as a foreign shareholder. We chose to exit rather than propose creative structures to our LPs that could, perhaps, have retained our involvement despite layering on structuring risk. Hangzhou Kings went public domestically this quarter, and after trading at near its limit nearly every day since, the current valuation of the company would have implied more than 12x our invested cost. As we plan for future exits, we will work to educate our investing partners on where we may be able to take prudent risk to capture upside in situations where often structures require more work to understand.

That leads to the greatest challenges we face in our portfolio: modernizing thinking, continuing to execute, and accelerating the pace of all that we do. China today is about the new taking over from the old, modern outpacing traditional, China’s youth consuming much differently than their parents, and young managers moving faster and more creatively than their 45-year-old-plus peers. We believe that our ability to quickly modernize, whether in Castle Snack’s manufacturing operations, Yao Taitai’s products and packaging, or Yeehoo’s distribution, is truly where we can move the needle for our partners.

Lunar | 6月 18, 2017

乘风破浪正当时——政策引导下消费品投资的势与谋

经过三十多年的高速增长,中国经济进入了企稳增长的新常态。按照“十三五规划”提出的要求,我国要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要翻一番,与之对应2016-2020年的年均增长底线是6.5%。为实现这一目标,中国以供给侧改革为新基调的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正在兴起。站在需求端看,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05-2010年期间私人消费对GDP增长贡献率仅32%,这一数字在2010-2015年间攀升至41%,预计未来5年更将达到48%,消费将成为中国经济三驾马车中最重要的一支。

为了更好地扶持中国消费经济发展,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组合拳:一方面,积极推动个税改革来解放存量需求,并放开二胎政策刺激未来增量;另一方面,推出一系列产业配套政策,促进企业产能升级和质量提高,这是供给侧改革概念提出的初衷。

以上政策无不与我们的投资策略和被投公司息息相关:比如即将出台的个税改革草案将进一步推动中产家庭的可支配收入增长,使得这些消费者更加青睐中高端的商品,这也进一步印证了专注于收入增长驱动的消费升级的投资策略是有效可行的。而且,中高端消费的增长必将伴随着消费者对品质和健康的更多追求,云月旗下智强和牛头都是行业领先的食品饮料公司,产品一直是健康和高质量的代表,这样的定位就能很好受益于政策环境。此外,根据育儿网和央视市场研究的今年1月发布的《二胎时代洞察报告》,调查中超过7成的一胎家庭有意愿要二胎;考虑到这些家庭有着相对较高的收入水平,预期中高端婴童用品市场将迎来较快增长,这对云月旗下高端婴童服装品牌英氏的业务发展又是一个宝贵的契机。

从金融市场和货币政策的走势看,利率水平和存款规模下降,却将更有利于消费行业销售增长和私营企业融资意愿增强。过去的2015年央行5次降息,现在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降低至4.35%、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降低至1.5%。考虑到居民储蓄行为和客户信贷行为对利率的变化越来越敏感,这将导致较为频繁的存取和贷款还款。降息使得居民存款意愿降低,意味着居民口袋中更多的钱可被用于消费,而不是存放在银行里,这样的货币政策也使得云月的标的企业成长性更加明显。而且缩水的存款量和频繁的存取,将使得商业银行不易管理其所持头寸,存款结构的变化会提高银行对同业融资市场的依赖,这将扩大整个市场的流动性风险,势必会导致银行惜贷,这对私营经济部门的现金流是更大的挑战。私募股权基金可以借这个机会伸出援手,投资收购既有成长性又估值合理的企业,并能找到更多感兴趣的共同投资人,从而增加项目进出渠道。

虽然中国年均两位数增长的梦幻时代已经过去,然而令人鼓舞的是,在政策层面,鼓励消费、升级消费的基调自始至终没有改变。推行稳健战略,顺势而谋,是实体企业以及投资机构笑到最后的必需品质。

Lunar | 12月 31, 2015

移动消费

移动购物在中国正逐渐成为消费常态——由搜索产品并与朋友讨论,到手指一扫完成购买过程。移动购物正在改变中国消费者搜索、研究和最终购买产品的模式,主要通过:1) 为客户提供店内搜索工具;2) 强大的营销和客户实时互动平台;及3)低成本扩展品牌客户群。我们旗下的企业也正积极地通过电子商务和移动商务增加与客户之间的互动。

“陈列室效应”在中国越来越普遍,消费者往往会在实体店内试用产品或服务,再通过移动设备寻找最低价购买产品的渠道。麦肯锡在2014年的调查指出,30%在实体店寻找产品的购物者中,只有16%会在店内购物,而另外的29%和45%则会分别在零售商的网店和其他网店购买。除此以外,移动商务也正改变我们接触顾客的方法。零售商开始通过二维码提供折扣和产品的额外信息,并与此同时获得消费者的有用资料。在我们的品牌代理商巨之昕负责管理的Silver Cross上海恒隆广场单品牌店内,可以看到店员通过手机应用给消费者带来新的体验——我们曾目睹一名店员通过视频通话向远在安徽省的客户介绍一辆高端婴儿车产品。

我们的业务已建立微信群以推广产品,充分利用了中国购物者重视朋友、家人和思想领袖建议的特征。调查显示,中国5亿社交网络用户在加入微信或腾讯QQ等社交网络平台后,在网上购物的意欲提升了40%。我们旗下的英氏、I Pinco Pallino和太古都在积极地利用微信平台进行品牌宣传、新品发布和推广促销等活动。最近,章子怡亮相I Pinco Pallino在意大利的2015年秋冬新品展,超过10万名粉丝通过微信平台在5,650英里以外的中国对此活动实时追踪。

移动商务也减少了地域上的限制。在发达国家眼中互联网渗透率仍较低的中国农村地区, 65%的麦肯锡调查受访者表示在过去三个月曾经在网上购物,同时有85%表示他们会使用移动设备上网。此外,在去年9月至12月期间,阿里巴巴的手机用户增加了4,800万名——超过美国加州总人口。

在“双十一”期间,移动购物交易总额达243亿元人民币,约占总成交额的43%,几乎是2013年同期的移动购物总额的4.5倍,刷新了单日移动购物额的记录。在2014年第四季度,移动购物总额占总商品交易总额比从去年同期的20%上升到42%。这些趋势也反映在我们旗下公司的表现中。在2014年的“双十一”期间,英氏收入的51%来自移动客户端,较2013年增加133%。

随着智能手机激增和网络覆盖率的扩大,越来越多中国消费者,特别是农村地区,会由于其便捷性和价格优势而通过移动端消费。我们的运营团队密切监测此现象,并开拓思路,努力将我们的品牌打造成吸引新一代中国消费者的市场。

Lunar | 3月 31, 2015

云月投资:2014年的成就

我们2014年在中国投资所取得的成绩,继续印证了我们专注消费、深入运营及以控制为导向的策略和承诺。我们最新的第三期基金,现已全面投资于前景强劲的项目,以进一步通过为企业增值而给投资人带来收益。

我们投资的服装类项目英氏,通过云月标志性的投资方法——包括渠道扩展、产品改进、营销和品牌形象提升,截至于2014年,该公司已成功提高收入、改善利润率并增强电子商务的发展。

受益于云月的策略和方法,我们旗下大部分企业在年内均取得相近甚至更高水平的增长,当中包括永红(休闲食品)、I Pinco Pallino(儿童服饰)、Soho Baby(婴儿用品)和智强(健康饮品)。此强劲的营运业绩持续稳步推动并增加我们所投入资本和回报的倍数,让我们的成绩远远超越同行。

随着我们旗下企业的业绩提升,我们通过业内人士寻找投资机会的方法给我们带来了极其充分的标的。我们从企业的直接和间接利益相关者中寻求新机遇,从而接触到消费品行业中独特且不断扩大的收购机会。云月目前正在与我们所关注行业的标的企业接洽(包括休闲食品、饮品、调味料、服装和配件),与多个企业已进入后期的磋商阶段。这些企业皆是细分市场的领导品牌,具备强劲收入增长、利润率提高和品牌形象提升的潜力,符合云月的投资策略。标的企业售出的主要动力在于第一代企业主希望在解决接班人问题及保留数量相当的少数股份的同时,受益于云月专业化的管理、运营及治理。目前,我们处于后期磋商项目的潜在投资总额达10亿美元,而投资额很可能随着我们对行业的持续探索和筛选而有所增长。鉴于其规模和深度,云月预期跟过去一样,将为有限合伙人提供具有吸引力的共同投资机会。

2014年是中国私募股权的突破年。投资数量突破了往年记录,总交易价值也较去年同期翻倍。私募股权在多数行业内的交易都有增加,其中消费和科技行业的交易量超过私募股权活动的一半。这主要由国企改革、并购活动增加和中国的投资者瞄准海外业务等因素所导致。不过话虽如此,大多数私募股权仍专注于科技、媒体、通信行业,而且大部分为少数股权投资。与此同时,并购活动及行业整合的趋势正在加快,特别是在战略投资者中。我们认为,这使我们在行业内具有了独特的定位。在继承人问题越来越严重和退出机会越来越多的消费品行业,我们作为专注于此行业的并购投资者的领导地位日渐形成。

此外,我们认为,由于有限合伙人对以传统的资本增长为导向的一般合伙人的要求增加,导致整体的收购活动增长,进一步证实了我们的投资理念。最后,中国私募股权渗透率相比其他发达经济体,仍处在非常低的水平,仅占国内生产总值不到0.5%,而美国和欧洲则分别为2%和1%。

总结这一年,我们相信,我们拥有稳健的投资理念、有效的策略及极具吸引力的机会。同时,我们坚持自食其力­——通过不断促进及调整我们与有限合伙人的权益,并不断改进——通过保持我们已证实有效的方法以重复和扩展我们做得最好的范畴。我们期待在世界最具活力的经济中收购更多具有吸引力的消费企业,迎接羊年的到来。

Lunar | 1月 30, 2015

风险可控下实现高回报的流程

我们相信,稳健且管理完善的流程对于在中国日益增长的消费市场中寻找、收购和建立更优质企业极为重要,能使我们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实现高回报率。我们的投资流程遵循十个阶段,强调时间、控制、纪律、透明度和成果。我们旨在利用我们运营中国消费企业的资源和经验,从血汗资产中获利并管理下行风险。

我们选定目标行业并积极寻求适合我们的投资机会。随着我们对投资机会的进一步了解,我们会利用我们在运营中积累的对消费行业的见解对项目进行专有的尽职调查,然后雇佣独立顾问对项目进行财务和商业方面的尽职调查。于此同时,一旦我们掌握控制权,我们会建立管理层和制定详细的业务计划,这使我们在取得控制权后即可专注于明确的可交付的结果——例如,推出智强即饮产品或将永红产品引进现代零售渠道,以此来印证我们透过强劲销售增长来取得回报的投资理论。凭借我们的企业家精神,我们得以识别所收购的核心业务以外的其他机会,通过创造价值为我们的投资人带来回报。从我们收购英氏并将其发展成为领先的婴儿服装品牌,到我们收购或分拆皮卡泡泡、I Pinco Pallino和Soho Baby以分别专注儿童服装、奢侈品和国外品牌,我们的成果清晰可见。

当我们的投资组合步入销售增长的轨道上,我们便进入后期阶段——精益运营并提高营运毛利率。事实证明,在过去几年中,我们的服装业务降低了销售主营业务成本、进入利润率较高的电子商务渠道,并通过聘请优秀管理人才减少了员工总人数。

我们相信,取得控制权,为企业带来销售业绩增长,并通过优化管理层和提升效率来提高利润,这为我们的投资和财务团队实现成功退出创建了平台。在投后,我们力求通过分红、资本重组或出售部分股份给战略投资者尽早实现部分退出。我们相信,这样的策略有助于降低投资上的风险,并为实现更具吸引力的退出创造条件。到目前为止,我们18个投资项目当中已有11个项目实现了全部或部分退出。

今后,我们将继续坚持以控制为导向、专注消费行业的投资策略,并结合稳健、可重复和可扩展的运营模式,来管理现有的和将来成立的基金。

Lunar | 12月 31, 2014

我们的管理人员——栾熙忠

熙忠

COO, 小星辰品牌集团

我活跃在零售及资本市场已经有20多年。自1999年从美国回国后,我曾任职沃尔玛中国区的运营总监,也曾在国美、东方家园及利郎等零售企业担任过COO。带着多年的运营经验,我选择了加入小星辰品牌集团并出任集团COO,负责旗下品牌英氏、皮卡泡泡、巨之昕等的业务扩展及销售运营。

婴童商品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由于传统消费习惯,一直是一个被忽略的领域, 相对于中国其它行业来讲还不够成熟。但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家庭平均消费水平以近10%的年增长率稳步增加,消费市场对品牌、品质的意识逐步提升,对家庭消费日趋关注,婴童行业经历着快速增长。随着“二胎”政策的开放,新生婴儿数量增长率受到正面影响,婴童行业迎来了春天。在婴童行业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的同时,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了。国内品牌迅速增加,国外品牌也在快速进入中国市场。为应对竞争,更重要的是,中国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小星辰通过对产品、品牌、休闲活动和教育服务的整合,为“以孩子为核心的家庭”提供高品位生活方式的解决方案。

在集团成立初期,我们计划把中短期工作重点放到品牌建设和经营管理方面,并通过以下5 个战略方案来实现我们的目标: 

§   完善并强化品牌延伸力

§   提升商品管理,完善品牌及商品组合

§   提升终端支持力,强化经营执行力

§   提升供应链效益

§   完善渠道整合,细分市场,合理资源分配


品牌建设是一个长期而微妙的过程,特别是在像中国这样年轻的市场。品牌的价值需要经过时间的沉淀,持续的完善经营理念和产品理念才可以长存下来。同时,品牌建设也是非常技术性的,例如品牌定位,产品定价都是十分关键的因素。要建立一个成功的品牌,实施强有力的价格控制是必要的,频繁调整价格策略,容易使消费者混淆和模糊的品牌形象。此外,在零售终端稳定的高质量服务也是至关重要的,作为品牌和消费者之间的衔接,销售人员的素质决定了消费者对品牌形象的理解。

中国婴童市场正在经历着历史性的转变,非常幸运的是我们正在引领市场,为以孩子为核心的家庭提供一种高品质的生活方式,为孩子的将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Lunar | 7月 31, 2014

构建平台 创造价值

构建平台已融入了云月投资的DNA。自1999年掌上灵通(Linktone)成功创立后,云月投资又分别创立了英斯克(Intrinsic)和 捷银(SmartPay)。这三家企业的创立奠定了云月基金第一期的成立。其后,云月从这三家公司成功退出并且取得了可观的回报。

2011年对英氏的收购又一次给云月带来了建立平台的机会。抱着中国消费市场正朝着追求更高品质产品和服务的方向发展的理念,我们投资了英氏。 当时已有不少私募股权投资公司涉足消费领域,但仅限于少数股权投资。当年,市场估值的下降使得买家的期望趋于理性,是并购的好时机。

云月之所以投资婴童服装领域,是因为这个市场相对分散且竞争普遍薄弱。。而且,我们认为婴儿相关产业将受益于年轻家长们对婴童食品及用品安全健康的愈发重视。此外,人口是另一个有利的因素,随着二胎政策的逐步放开,消费能力将会得到更大的提升。

英氏凭借其高质量的产品成为多个投资公司的理想标的。这些私募股权投资公司都想对英氏做少数股权投资。但他们没有认识到,该公司的股权是高度分散的,公司缺乏专业的管理文化。被他们忽视的还有,在英氏核心市场—婴儿内衣成功的基础上,可利用公司的分销和分布渠道进入新兴细分婴童领域。

在云月投资英氏之前,英氏于2007年开始拓展其旗下品牌皮卡泡泡,销售3-7岁婴童外服。此举是出于对核心业务的补充,但是当时皮卡泡泡处于亏损状态。英氏同时也一直不断寻求分销国外品牌的机会。尽管理论上来讲这可以达成协同效应,但分销的商业模式与传统童装零售截然不同。

为了抓住童装市场的多种机会,我们在收购后将公司分拆为三个品牌:英氏,专注于英氏品牌婴儿内服;皮卡泡泡,着重自有品牌婴童外服;Soho Baby,定位于进口婴童用品分销。这三个品牌在新成立的小星辰品牌集团旗下,根据明确的计划和指标独立运营,利润随之得到改善。另外,云月对这三个品牌的管理和监控也是独立的,这反映在我们每月的更新和估值报告中。

自云月投资英氏后,英氏的营业收入几乎翻了一番,业务也逐步扩展到了新的区域。其他独立品牌的运作也逐步成型。目前,我们正在对第四个品牌I Pinco Pallino做最后的业务重组规划。

英氏进一步发展的催化剂与我们在投前分析中发现的是一致的。我们预期这个新的婴童平台将为云月带来更多与该产业相关的业务和机遇。

Lunar | 5月 30, 2014

膨胀的中产阶级

先让一部份的人民富起来是过去的口号,中国政府现在兑现的是为全中国人民共同致富的承诺。中国经济的发展赋予了中国消费者数十年前不曾想象的购买力。麦肯锡最近的一份报告显示,家庭年收入在人民币106,000元到229,000之间的中高收入家庭所占城镇居民的比例已从2010年的6%增长到了2013的14%。尽管普通中产阶级在数量依然超过中高收入人群,并占所有城镇居民的54%,报告预测至2020年中高收入人群的数量将达到4亿,2012至2020年之间的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9%。今后几年内,财富的积累和中高收入人群的崛起将会大大改变中国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市场动态。

随着中高收入人群购买力的不断增长,中国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也在快速进化。中高阶层的消费者已无法满足于简单的日常所需品,他们更会选择购买能够体现生活品位的商品。商品价格不再是决定购买的主要因素,并且廉价、低端和千篇一律的产品也不再符合消费者诉求。相反,他们更倾向于能凸显个性、设计美观、和有品牌认知度的商品。这些消费动机也发展了消费者对品牌肯定的标准以及忠实度。对中国的消费品企业而言,如何通过加强无形价值,如品牌认知度、企业名誉、和商品品质,来赢得从价格诉求转变为价值诉求的消费者将会是一个新的挑战。

我们也格外关注中小城市消费者的发展趋势。在政府城镇化政策的推动下,到2015年将有超过75%的中上阶层和富裕家庭将会居住在中小城市。尽管中小城市中的高端消费才刚刚萌芽,这个消费群体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成熟的消费观念,并且他们的巨大基数也给未来消费增长提供了无限潜力。网上商店的成功和线上购物的增长是最有力的证明。当线下产品的种类不能满足消费需求时,消费者会选择从网上购买。里昂证券最近发布了一份消费品报告显示,5%的一线城市居民会选择在网上购买线下买不到的商品,而这一比例在中小城市则达到了10%。线上奢侈品购物网站尚品网的顾客中约有一半来自三四线城市。此外,奢侈品牌在中小城市的线下销售也收获颇丰。阿玛尼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来自中小城市的销售让集团在中国的收益增长了39%。

得益于我们投资组合的独特市场定位,云月可以很好的把握消费需求增长所带来的机遇,并且帮助我们旗下的公司制定策略来针对这个消费群体。以永红食品为例,自从我们投资之后,永红已经研发了三种新产品,并以全新的包装投放市场来吸引刚刚富裕起来的年轻顾客。广州英爱将Soho Baby从集团中分拆独立以为专注于引进国际高端婴童品牌的公司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同时广州英爱还通过优化零售策略打造更好的购物体验来迎合消费者对品牌的感性需求。太古是云月旗下一家致力于研究和生产提升饮食健康的家电企业。太古的榨油机单价在人民币1980元到3380元之间,这个价格相当于中国普通家庭购买一年食用油所需的费用。尽管价格高昂不菲,太古的销售今年以来已经翻了6倍。

通过控股旗下公司和参与实际运营,我们有能力督促和推动管理层加强产品开发、市场推广、品牌建设、和商品营销。随着越来越多的大型消费品集团想要通过收购优质品牌来把握消费者的财富,我们相信我们的努力会得到丰厚的回报。

Lunar | 10月 17, 2013

我们的管理人员——茅矛

茅矛

云月投资合伙人

从很多方面来说,过去几年云月是一家小而美的私募基金,没有那些大型投资者所拥有收购大企业带来的光环。我们并没有将精力花在募资,或增加我们旗下的资产,反之我们将精神全数投入研究如何购买、打造一家优良企业。我们这套差异化投资策略帮助我们从众多同行中脱颖而出,并为我们赢得了“云月为公司创造价值”的美名。

自云月创立以来,我们公司上下专注于这一个重点,并相信我们可以为各个公司打造更好的前景,以及在取得持续增长的同时尽力降低风险。通过控股,我们积极参与企业的日常经营,以此从整体上了解公司实际情况,并在必要时调整公司策略。旗下公司的发展已经证明了我们能够组建有效的团队和实施必要的内部流程来有效运营公司。此外,我们不断的利用自身累积的丰富行业经验、创业精神、以及提供最优的解决方案来帮助企业产生更大的效益。

我们相信,我们的投资表现和旗下公司为股东取得的丰硕成果都证明了我们投资策略所创造的价值。自云月入主以来,我们为英氏所量身定制的一系列措施,例如组建管理层、打造强而有力的企业文化、制定关键绩效标准,已经为公司带来了惊人的效益。公司在各个方面都不断成长,并远远超过竞争对手。

我们云月独特的投资策略是透过丰富的行业经验、充分利用英氏的平台,来吸引新的投资机会。我们通过并购、分离和入资等方式,除英氏以外,还开展了三个独立的婴童产品品牌,即皮卡泡泡,Soho Baby和I Pinco Pallino。得益于英氏在大型购物中心和百货公司广阔的人脉关系以及销售网络,三个品牌的发展都非常迅速。我们取得的成功为我们迅速赢得了中国童装相关行业首选合作伙伴的名声。

尽管我们的行业里对参与管理、创造价值保持怀疑的态度,云月依旧坚持建立了一支致力于价值创造的团队。我们相信,我们在英氏、永红、云南林业、皮卡泡泡、智强和其他公司所获得的投资回报验证了我们致力于为企业创造价值的理念是正确的。并且,坚持对旗下公司控股确实可以为股东创造更多的价值。

通过这套独特的投资策略,云月已跃身成为行业领袖,而我对身为团队中的一员倍感自豪。我相信在未来,继承问题和企业成长的挑战将为云月在未来的数十年间带来相当可观的机会。我们将利用我们过去累积的增值服务经验把握这些机遇

Lunar | 7月 31, 2013